降薪跳槽的打工人:錢少了,快樂回來了
發布時間:2022-12-9 16:43:11 瀏覽:729
接近年底,在當下的職場環境中,跳槽不一定是個可以任性做出的決定。而降薪跳槽,需要更大的勇氣。
成年人需要衡量利弊,需要在晉升空間、崗位職責、漲薪頻次等眾多因素之間糾結。降薪,表面上看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。跳槽就是想搏一搏漲薪,如果不是走投無路,誰會愿意接受降薪跳槽呢?
事實是,真的有人選擇狠下心,寧可降薪,也要離開原來的工作環境。
一位離開某頭部大廠的員工曾在社交平臺分享,“自從降薪入職了新公司,就有一種凡事盡職即可的感覺,根本不愿意承擔更重的活。”他入職的是一家國企,以他的感受來說,“卷一下都覺得虧。”此前也有數據顯示,超一半受調程序員愿意降薪跳槽,原因大多是希望用相對低的薪資,換一個平靜健康的心態。
深燃也找到了五位主動從互聯網公司離開,降薪進入新環境的職場人。梳理他們的故事,我們幾乎可以發現同樣的邏輯。在行業內吃過苦,也吃過虧,有過奮進不休的日日夜夜,也在一次次挫敗和內耗中迷失自我。離開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,在他們看來這是一個當斷則斷的舉動,也是換一種生活方式的嘗試。
降薪跳槽的變動也是巨大的,薪資降幅少說10%,大到50%,生活質量在發生微妙的變化。但離開以前的公司,他們的選擇變多了,有的轉行去了券商、直播帶貨、制造業,有的即便還在做老本行,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沒日沒夜的加班。而多出來的時間,要么調整自己,要么陪伴家庭。
有人告訴深燃,以前那份工作多出來的薪資,大概是用來買走自己的快樂。降薪了,快樂回來了,但他們也想說,為了降薪而降薪不一定會給生活帶來多大改善,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。